闫芸,心理学系2021级硕士。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京东特等奖学金、吴玉章奖学金提名奖,以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。
6月12日,我提交了最终版的毕业论文,里面承载的,是我的研究生三年,也是我在人大的三年。论文末尾,在毕业论文致谢的开头,我是这样写的,“2021年至2024年,她在人大的沃土里蛮力生长,像炙热的阳,又像温润的雨,在突破中寻找自洽。这是她最享受的状态,也是她最好的年华。”读研三年,如果算上保研的那年,实则四年。人生如曲,这四年也如那抑扬顿挫的曲子,时而高昂,时而低沉。但还好,曲成形,人亦成长。
研零,是持戈试马的前奏——
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,研究生的前奏似乎都是从大四开始的。大三结束的暑假,我在云端参加了系里的夏令营,短短几天,就让我对系里的工作和研究方向有了整体的了解,也通过这个契机,让我与我的导师陈立鹏教授有了请教学习的机会。“未雨绸缪”的确是良计。在本硕衔接的那一年里,我面临着研究选题由微观转为宏观、研究方法由量化转为质性等挑战,因此,调整研究逻辑思路、补全研究方法短板成为那一年我的主要任务,也感谢那一年,让我有些许喘息的时间来“练兵”。走出舒适区总是不容易的,一次次的拆解目标、梳理框架、充实内容、完善细节……让我掌握了游走在舒适区边缘的技巧,也是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拓宽了舒适区的广度。回头再看,之前不熟悉的东西,早已在舒适区内。那时才发现,能力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在不断地试误、反思和总结中慢慢实现的。
研一,是披荆斩棘的间奏——
这一年,被许多“兵荒马乱”破防瞬间所填满。步入一个新环境后,我好像一直在适应,适应突然被课程约束住的生活、适应新的研究方向、适应新的朋友圈、适应新的学校……当然,人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,办法总比问题多。一个学期后,我的研究生生活基本进入了状态,便开始“埋头苦干”——课程作业、研究汇报、论文写作,日复一日的解决新问题。如果用六个字形容研一生活,“高投入、零产出”再恰当不过。在这其中,如何“熬”过,我觉得就是需要有“顺其自然”的心态和“专注当下”的耐力。我们对自己都会有要求、也都会制定一些目标,但实现起来可能道阻且长,这种心理落差自然会带来焦虑、受挫的体验。所以我的建议就是,放宽心、看当下。放宽心不等于“躺平”,而是要能接纳且允许自己的失败;看当下也不等于“漠视未来”,而是要“致广尽微”。对我来说,只有在做当下的一些事情而不考虑结果的时候,我才不会焦虑。
研二,是势如破竹的主歌——
这一年“丰收”了不少东西,有集体产出的研究成果,有志同道合的同门朋友,也有导师的肯定、父母的鼓励。回顾起来,的确有一些是机遇,但更多来源于我的“主动获取”。在科研上,因为担心文章发表无法达到毕业要求,所以我主动与导师交流想法,争取写作机会;在学业上,借助系里的平台和导师的项目,我走到湖南、海南、新疆等地开展调查研究;在生活工作上,研一的暑期我参与了学校的“治国理政”计划,让我不仅有了去基层实岗锻炼的机会、明确了职业方向,更让我获得了一群优秀的同行者,拥有了像家一样支持我前行的研工部。人们都说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但抓住机会的勇气并非人人都有。在决策的过程中,我一直遵循3秒钟定律,就是在犹豫不决的3秒内,推自己一把,完成之后往往感到庆幸,“还好自己抓住了,才能收获这么好的人生体验”。
研三,是婉转悠长的尾奏——
每个学段的最后一年,主题都是“过渡”。研三这年,按部就班的备考公务员、推进毕业论文……似乎有了先前的积淀,很多事情都水到渠成。当然,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是必然,失败也是常事,与之前不同的是,心态上多了几分淡定和从容。就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要事之一,应届生身份的珍贵也不言而喻,但我并不想强调找工作的过程有多辛苦不易,制造些许焦虑,只想说,坚定一个自己想去的方向,总会有结果,体面是对得起自己的付出,而非给别人看的。
“祝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,风雨无阻,阳光万里。”